264年,邓艾仰天长叹、受屈含冤而亡,司马昭:屠尽邓艾诸子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5-10 13:44:42

前言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提到司马昭,我们都知道,三国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氏,曹魏大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并一点点的吞并了蜀国和魏国,形成天下一统的局面,而司马懿父子能够夺取曹魏大权,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司马氏对内铲除异己。

虽然对外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对内铲除异己却是用尽手段,也非常残忍,就连那些替他们卖命收复天下的人也因为受到猜忌而死。

其中就有邓艾,尤其是在蜀国后主刘禅投靠了邓艾之后,邓艾凭借本事,拉拢了人心,却也让司马昭心生忌惮,于是下令要屠尽邓艾的子嗣,那么邓艾的死是否有冤屈呢?

一、遇上贵人

邓艾的邓氏家族原先是南阳新野地区的一大家族,邓艾早年间父亲去世,生活在战争频发的年代,而且当地还有许多豪强劣绅聚集,生活非常艰辛。

但邓艾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对生活的希望,相反因为出生于世家大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为他接下来的生活打下了基础,也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建安十三年,曹操攻下了荆州,并将当地人民进行了北迁,而邓艾也是在这个时候跟随母亲还有族人前往汝南地区,进行耕作。

邓艾由于年纪比较小,就从放牛娃做起,但他小小年纪,就已经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就一番大业。

在他十二岁那年,跟随母亲来到了颍川,当时在看到已经去世的太丘长陈寔墓碑上刻着的一句话“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这两句话对邓艾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也令邓艾对这种为人风范非常向往,便为自己命名为邓范,以此来激励自己,后来因为宗族中有和他同名的人,于是才改为邓艾。

在邓艾耕作期间,像他这种有才学的人非常少,“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邓艾凭借自身的才学被推荐为县里的典农都尉学士。

后面还可以逐步升迁,担任典农都尉的佐、干等下级的官吏,立下功绩也可以升迁至此,这对于出身贫寒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也是一条走上仕途的路。

但是邓艾口吃,这点就影响了他的晋升之路,典农都尉认为他不适合担任重要的职务,因此只是让他作为一个看守稻草的小吏。

同郡的一名老人看到邓艾家中非常贫困,便经常资助他。因为邓艾喜欢军事,因此每当遇到山川河流都会勘查当地地形,并指划出军营所在地,即使遭到别人的讥笑也不在意。

一个普通人想要通过走上仕途,成就一番事业又谈何容易,既没有亲人的帮衬,也没有贵人相助,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去实现。

好在邓艾的努力确实有了回报,当上了典农功曹,负责管理屯田,但后来邓艾遇到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几乎改变了邓艾的一生,可以说既是邓艾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二、屯田有功

这个人就是司马懿,邓艾当时准备上洛阳呈报,见到当时正担任洛阳太尉的司马懿,司马懿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嘲笑邓艾的口吃,相反他非常看好邓艾,因为邓艾一身的才华。

于是邓艾在司马懿的看重下,得到了提拔,担任太尉府的掾属,后来又担任了尚书郎。可以说是司马懿的出现,帮助邓艾走上了仕途,并得到重用,成就了一番事业。

当时魏国正准备在东南一带进行屯田,储存军粮,作为战备粮对付吴国。便派邓艾前往东南一带进行视察,经过考察后,邓艾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条是开凿运河,兴修水利,另一条就是在淮北、淮南一带进行屯田。

这两条建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邓艾还阐述了许多观点,都对屯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司马懿对邓艾的见解非常看好,而且都有实质性的意义,便采纳了邓艾的建议实施下去。按照邓艾的建议,挖出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能够灌溉两万顷的农田。

后来从京都到寿春,这一带呈现繁荣富庶的景象,淮水流域因为有水利的建设和屯田,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

魏国也在东南方向加大了防御力量,后来每当东南地区有战事的时候,大军都能够乘船而下,到达江淮地区,军粮足够,也没有水害,因此对军队起到了非常大的保障。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邓艾的功劳,同样也因此邓艾在这树立了威望,在军中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后来司马昭对邓艾非常忌惮的原因。

邓艾凭借自己的才学和能力,一步步走到了更高的位置,而曹魏大权被司马懿父子夺走,铲除异己,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和曹义等威胁的人,还有持反对意见、不是同一个阵营的何晏和丁谧等人。

每次杀人几乎都包括其家族,而曹魏的新兴贵族也是在司马氏强大的权势下受到了压迫,有的选择投靠了司马氏,而没有投靠司马氏的人,几乎都被铲除。

三、邓艾含冤而逝

司马氏就是为了扫清取代曹魏政权的障碍,直到景元四年司马昭认为应该对外展示一下军威,目的就是展示一下他的威望。

却并没有想到蜀国竟然被邓艾所剿灭,而蜀国的灭亡又极大的提高了邓艾的声望,因为邓艾在蜀国灭亡后,并没有让手下的人大开杀戒,反而警告地底下的人要善待他们。

因此邓艾在蜀国人心中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收获了蜀国的人心,但就是此举竟然让司马昭存疑,被怀疑可能有反叛之心,自己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威胁。

因为邓艾此时已经有些功高震主,最受司马昭的怀疑,而邓艾所有举动又让钟会发现,钟会得知后便想取而代之,便诬陷邓艾造反。

司马昭当时正准备让邓艾攻打吴国,却不料邓艾根本不听令行事,因此钟会在诬陷了邓艾后,便立即下令让人捉拿邓艾父子。

谁曾想邓艾从始至终都未想过要造反,真正要造反的则是钟会,却最终因为钟会的诬陷获罪,但由于钟会为人刻薄狠辣,所以许多将领都不愿意追随他,最终被卫瓘除掉。

钟会死后,邓艾身上的罪名其实就没定性了,所以邓艾本来有一线生机,却不料被卫瓘除掉。

司马昭在得知邓艾已经被杀,倒是解决了他的心腹大患,于是也让人直接将邓艾的儿子诛杀殆尽。

结语

邓艾的一生有才能,却最终含冤而逝,只因为功高盖主受到了司马昭的忌惮,也因为为人太过正直,不懂得圆滑,才遭到钟会等人的陷害,令人感到悲哀。

-1 阅读:288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3:36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 2024-05-14 08:19

    邓艾封刘禅,单这点我是司马,也要让他死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