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旨处死一位少年,他被砍头前笑容满面,朱元璋:免死封官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5-11 09:14:54

前言

明朝初年,一个少年被侍卫们押在了皇宫大殿的台阶之下,殿前,明太祖朱元璋脸色不明地俯视着阶下的这个少年,侍卫们提起刀,准备执行皇上的处斩令。

然而没想到被按住的少年面对即将砍到自己脖子上的大刀却丝毫不惧,反而仰起头一脸正气地看向朱元璋,露出了一个坦然的笑容。

百官本来都在为这个勇敢的少年感到惋惜,纷纷侧目不忍直视处刑,然而没想到刀砍下去之前,朱元璋却又让侍卫住了手。

随后,这个少年不仅自己被当场赦免,连带着全家的罪罚也不予追究,甚至还被朱元璋封了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呢?

一、明初治理官场

为了集中皇权,历史上实行铁血政策让百官颤抖、让天下人畏惧的皇帝有很多,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却算得上是其中的翘楚。

他的铁血政策甚至一度导致朝中无人可用,这是为什么?因为别的皇帝整治官员至少知道做人留一线,对官员谋私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赶尽杀绝,这样才有人愿意给你干活。

但是朱元璋因为出身贫苦百姓,恨极了贪官污吏,因此对于犯法官员往往相当忍心下狠手,前有洪武四大案中朱元璋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先例,后有洪武后期没人能拦得住朱元璋的暴脾气。

因此当官不仅自己容易掉脑袋,还会牵连九族,这谁还愿意当?于是士人们为了避祸,宁愿不出仕也不贪图权位,导致了官位甚至有空缺。

而在洪武年间的那些案件中,牵扯的往往不只是官员一个人或者他一家,而是连着拔出一串贪赃枉法的官员,好几家人的九族一起被处死。

最好的例子就是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其中不仅有胡惟庸被诛九族,连带着当年向朱元璋举荐胡惟庸的李善长也受到了牵连,全家七十几口人被族诛。

而胡惟庸案中受到牵连的远远不止李善长一个人,还有十几家勋贵被处死,整起案件最终死了三万多人,真正让官员们见识到了朱元璋的狠厉手段。

而朱元璋通过这一案件也废除了延续了将近两千年的丞相制度,成功将皇权更集中在了皇帝手中。

朱元璋这样株连的措施是能很好地震慑官员们,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牵扯的人太多了,难免会出现冤狱。

负责查办和执行的官员有时候为了尽快完成差事,很可能就会在调查不彻底的情况下将一些原本无辜的人牵扯进去,上文中差点被斩的少年家就是其中之一。

二、救父心切

这个少年叫周琬,他的父亲是滁州的州牧,原本好好地当着一地的父母官,但是因为地方发生了一起大案惊动了朱元璋,导致他的父亲也被抓了起来。

家人们相当慌乱,因为人人都知道朱元璋对待犯罪官员喜欢搞株连,自家老爷这一被逮捕怕是没命活下去了,甚至全家的性命也都岌岌可危。

周琬的母亲几乎心如死灰,为了这件事天天以泪洗面,好不憔悴,看得周琬在担心父亲的同时也对母亲心疼不已。

然而周琬深知父亲的为人,自己就是父亲手把手教育长大的,父亲教他为人诚实守信,自己也以身作则,是个相当有原则的人。

更何况他们家也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不义之财,财产都是这些年苦心经营家业积攒下来的,每一分每一文都对得起良心。

而他的父亲也是在滁州牧任上干了好几年了,一直都是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官,政绩斐然,虽然不是没有人想要行贿过,但是他的父亲从来都是好好拒绝的。

如今父亲被抓到了京城审问,想必是因为受到了其他行为不检点的官员的牵连,如果不想办法将父亲救出来,真的有可能让全家人追悔莫及。

于是周琬就对母亲表达了自己想要救父亲的想法,然而母亲却表示了强烈反对,丈夫已经几乎保不住命了,儿子还要去送命,这是成心不让她活了啊。

但是面对母亲的激烈的抵触情绪,周琬却没有愚孝顺着母亲的意思来,他劝母亲反正父亲被判罪他们一家也是被杀,争取也是被杀,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还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看呢。

于是周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答应了儿子去救父亲的想法。

三、面见皇帝

周琬首先找到的是他父亲在滁州结识的那些朋友们,然而那些叔伯却全都唯恐避之不及地将他拒之门外,见都不愿见他,更别说帮忙了。

幸好最后有一个叔叔看他实在可怜,给了他一个建议:与其在滁州瞎忙活求人帮忙,不如直接进京去鸣冤。

周琬茅塞顿开,于是谢过了叔叔,然后带足了上下打点的银两之后就告别了家人孤身一人来到了京城。

然而想见皇帝根本不是件容易事,于是他就到处找官府衙门去问去求,最终终于求到了办案官员的门上,以罪臣之子的身份得到了一个鸣冤的机会。

于是次日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就见到了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少年,经过允许之后,周琬将父亲没有犯罪的辩解一一道来。

即使面对皇上和朝廷百官,周琬的表述也没有丝毫磕磕绊绊,说的有理有据,让官员们对这个孩子相当赞赏。

其实朱元璋听完之后心里也被说服了,并且对这个小少年的胆识相当欣赏,然而身为皇帝,他总不能随随便便就答应,不然今后这种求情就没完了。

于是朱元璋装作愤怒得斥责他:“朝廷办案轮不到你一个罪臣之子置喙,谁知道你有没有包庇!来人,拖下去斩了!”

下面的官员们听到之后纷纷惋惜地叹气起来,都知道这是触犯到朱元璋的逆鳞了,然而却没有人敢冒着没命的风险给周琬说话。

然而周琬听到朱元璋下旨之后却没有丝毫畏惧,即使被侍卫们脱下了宫殿台阶准备处斩也依旧坚定地说着“请皇上明查”。

待到侍卫将刀架到他的脖子上了,周琬才终于住了口,然而仍旧眼神烁烁地抬头看向朱元璋,随后露出了一个豁然笑容。

这时候,朱元璋才下令让侍卫们住手,周琬被放开之后,大难不死带来的后怕让他浑身颤抖地摔在地上,随后爬起来跪拜朱元璋。

朱元璋欣赏地对他说:“你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朝廷将会采纳你的证词重新断案,放心,你父亲没事了。”

周琬长舒了一口气,直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甚至差点喜极而泣,随后听见朱元璋又说:“你品行优良,刚正不阿,今后就到宫里担任侍卫吧!”

结语

周琬通过自己的孝顺和胆量,不仅成功为父亲脱罪,更为自己某到了一个相当好的未来,这都是他成就的自身。

而朱元璋赦免周琬和他的父亲不仅是因为欣赏周琬,更是因为得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展现自己胸怀的好机会,让和他逐渐离心的百官重新愿意服务皇权。

1 阅读:304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